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核心是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熟练掌握现代实验技术和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是搞好实验室工作的关键,是开创实验室工作新局面的决定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在教育科研事业发展中的一项带有战略性的工作。为此,特制定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一、转变观念,把实验技术队伍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应有的位置。
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实验技术人员是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各级领导在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注意发挥实验技术人员在教学、科研、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要关心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他们的成绩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他们的困难和问题要主动给予帮助和解决,对他们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要给予重视和采纳,激励他们主人翁的责任感,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
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实验室工作是平凡而具体的,实验技术人员要具有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思想,做到持之以恒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具有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实验、科研实验均是以验证科学理论、研究探索客观规律为主的实践活动,实验技术人员作为实验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与组织者,要具备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三、加强实验技术和基础理论的培养,选留、引进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才,不断提高整体业务素质。
1.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验技术人员进行进修学习。各学院、各实验室应积极创造条件安排实验技术人员特别是青年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进修。培养方式和途径以在职学习、校内学习为主,以脱产到外校进修学习或访学为辅。各学院要制定实验技术人员培训进修计划,每年选派占实验技术人员总数的5~10%的人次外出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与进修,工作要落到实处,进修人员的确定和有关进修事宜的联系由各学院负责,报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审核,人事处审批后实施。进修时间一般为半年,因实际需要,经批准也可延长为一年。进修内容一般应为有利于进修者实验技术水平的提高,兼有关理论基础的学习。进修类型有以掌握科研能力为重点的可以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派出,但对选派对象要求较高;以掌握和提高基本教学实验技能为目的的可以通过类似单科进修或培训班形式派出;以提高学历为目的的可报考在职研究生。进修费用在学校师资专项经费中列支,完成进修目标者予以报销。培训进修的考核成绩存入本人业务档案。
2.设立实验技术开发专项经费,促进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实验技术的开发。从2003年开始,学校每年拨出一定数额的专款作为实验技术开发专项经费,为实验技术人员独立承担科学研究和实验技术开发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实验技术人员从事科学实验研究、实验技术开发、实验教具自制和实验教学改革。
3.积极鼓励和支持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各学院应积极创造条件,保证每位实验技术人员都有机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4.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才来我校实验室工作。学校在人才招聘、引进时,要充分考虑工科类的实验技术人才。积极做好在优秀毕业生中选留实验技术人员,充实实验技术队伍。
四、理顺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体制,选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骨干,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1.实验技术人员较多的学院,要单独组成相应的教研机构,理顺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体制,由实验室主任负责开展实验教研活动,统筹安排实验教学任务,形成一个良好的实验技术开发与研究氛围,激发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兴趣,提高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设立实验技术校聘关键岗位和重要岗位。学校将根据实验技术人员所从事实验技术岗位的重要性程度、实验技术水平、管理能力、政治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具体成果等方面,设立若干个实验技术关键岗位和重要岗位,享受学校相应的岗位津贴。
3.具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实验技术人员,或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实验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承担实验教学任务。
4.各学院应加强实验室主任的聘任工作,把业务和组织能力较强、有群众基础、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奉献精神和副高级以上(含副高级)职称的骨干选拔到实验室管理岗位上来,担任实验室主任。院级实验室主任直接受学院分管院长领导,全面负责实验室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在学校和学院内与系主任享受同等待遇。实验室主任要致力于实验技术的开发,具有较强的实验技术能力。非实验技术人员担任实验室主任,要保证能有一半的时间在实验室工作,并能担任实验教学任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的聘任由学校选拔任命。
5.各学院要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教师、研究系列的人员到实验室工作。大型仪器设备要专人管理,并向院内外、校内外开放,保证实验室内随时有人。
五、引入激励机制,建立和健全考核制度,促进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
1.建立和健全考核制度,从政治思想表现、服务育人、职业道德、履行职责、遵守岗位责任制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存入其业务档案,作为职务聘任、职称评定、工资晋升及奖惩的重要依据。
2.要制定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计算考核办法,根据工作量分配奖金,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3.设立实验技术成果奖,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实验技术成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分设一、二、三等奖。作为考评和职称晋升的依据。
4.设立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奖,挖掘潜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学校每年对全校用于教学、科研的5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进行效益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评定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奖。
5.设立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调动实验室工作者的积极性。评奖每两年进行一次,具体操作参照《浙江师范大学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奖办法》执行。
6.正确利用职称评定机制,激励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实验技术系列职称的评定实现指标倾斜,单列下达。在评审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研究论文外,还要注重实验技术开发、实验室及仪器管理、工作态度与表现、奖惩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