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4月6日 朱守非 教授 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自旋响应催化
报告时间:20254615:30
报告地点:16幢一楼路演厅

人:朱守非

人:邓卫平

 

报告人简介:
朱守非,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国家级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000年和2005年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和理学博士学位;2012‒2013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做博士后;2005年至今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工作,2013年晋升为教授。长期从事催化有机合成化学研究,提出了“手性质子梭催化剂”概念,发现了催化硼氢键插入反应,开辟“自旋响应催化”新方向。迄今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9年,第3完成人),科学探索奖(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年),首届卓越青年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2023年),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2022年)。

 

报告摘要:

从自旋态角度,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可以分为闭壳层催化剂(不含未成对电子,大多基于贵金属)和开壳层催化剂(含有未成对电子,大多基于地壳丰产金属)两种类型。闭壳层催化剂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研究而且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开壳层催化剂可通过自旋转变流转于不同的势能面,表现出与闭壳层催化剂截然不同的催化行为,有望为催化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人们迄今对开壳层催化剂的自旋效应了解十分有限,缺少有效调控手段,这成为制约开壳层催化剂发展的瓶颈。我们最近研究发现,基于邻菲罗啉骨架配体的铁催化剂在不饱和烃的多种转化反应中表现出明显的不可替代性,这些独特的反应性和开壳层铁催化剂的电子自旋态关系密切,为此我们提出“自旋响应催化(Spin-Responsive Catalysis)”概念,旨在推动对开壳层催化剂自旋效应的关注和研究。本报告将系统汇报我们在自旋响应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思考。


代表性论文:

1.        Science2019366, 990-994.

2.        J. Am. Chem. Soc.2024146, 9871-9879.

3.        J. Am. Chem. Soc. 2024, 146, 5051-5055.

4.        Angew. Chem. Int. Ed.202463, e202402044.

5.        Angew. Chem. Int. Ed.2023, 62, e202315473.